<<期貨歷史故事>>經典案例
二、對M506事件的反思。
棕櫚油經過火爆炒作、大量投機、發生風險、交易清淡,直到完全退出期貨市場,其過程是發人深醒的。不論是從該品種的合約設計上,還是從市場監管的力度上,都可以吸取許多經驗和教訓。
1、品種設計不合理,缺乏現貨生產基礎。棕櫚油在世界范圍內不論生產和消費方面均屬大宗商品,其產量和出口量皆占世界植物油的第一位。但在我國只有海南島種植油棕,加工精煉的能力非常有限,需求基本上全部依賴進口。我國的消費主要靠從東南亞各國進口,而東南亞國家的棕櫚油作為其重要的出口產品,由于近年產業政策變動較大,同時受到國際需求、自然災害、產量、庫存等原因的影響,導致價格波動較大。且我國市場匯率兌換不自由,現貨貿易商很難在國內期市上實現套保及回避風險。而我國由于缺乏棕櫚油生產和現貨基礎支持,價格波動完全跟隨國際市場。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的棕櫚油期貨市場,終將導致最后的消亡結局。
2、不完善的交割制度是棕櫚油品種淡出市場的重要因素。中商所寬松的交割制度使棕櫚油期貨市場類似現貨市場。在國際市場上,1995年之后棕櫚油價格直線下滑,而期貨市場上由于投機多頭主力資金的介入,使價格遠遠高于國際市場價格。許多進口商甚至投機空頭利用交易所寬松的交割制度,從國外以低價大量進口棕櫚油,迅速入庫注冊,將大量倉單直接拋售在期貨市場上。他們將海南中商所的棕櫚油期貨市場視為最便捷的現貨銷售渠道,從而形成沉重的現貨實盤壓力。進口商將期貨市場看作現貨市場,而期貨市場又缺少真正的需求商介入,多方為單一的投機性買盤,最終導致了棕櫚油的暴跌。
3、過度投機也是導致棕櫚油M506事件的重要原因。1995年的國內期貨市場正處于一轟而起的高峰時期,市場的不規范運行造就了一批瘋狂的投機者。他們以非理性的操作手法,完全脫離期貨市場的基本規律,認為資金是左右期市價格的主要因素,全然不顧棕櫚油現貨市場的基本行情走勢,盲目追多,企圖通過以拉抬價格、逼爆空頭的方式來取勝和獲取暴利。正是這種不顧基本面的瘋狂投機心理,最終導致價格連連跌停,導致多頭本身的紛紛爆倉。事實充分證明,期貨市場若因過度投機而使商品價格扭曲運行,最終結果必然是失敗。
4、期貨交易所監管不力,對事件處理不當。在M506從9500以上的高位以連續跌停的方式走到7500左右時,交易所沒有采取積極的減倉措施來協調多空雙方尖銳的矛盾,反而采取全面放開棕櫚油合約漲跌停板限制,讓市場完全處于失控狀態。從期價回歸市場價值這個規律來考慮,這是無可厚非的,但對于一個持倉量巨大、處于暴跌過程、毫無信心支持的市場來說,這個緊急措施顯得過于草率和匆忙。這直接導致了價格的繼續狂跌,使市場投機多頭損失慘重且無一幸免,嚴重打擊了投機者的信心,從而徹底失去了投機者的支持,也使市場變得毫無生氣、死水一潭。海南棕櫚油其后的交易正是處在這樣一種市場環境中,直到漸漸消亡。
M506事件不僅對海南中商所棕櫚油行情的走勢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,同時也給整個國內期貨市場帶來了嚴重的影響,其教訓應被后人引以為鑒。
|